枕边放着一本小书,关于李清照的通俗读物。之前网上买书的时候,卖家送的赠书。
这段时间,睡前翻读几页,权作消遣。坦白地说,我并不是很喜欢李清照的诗词,尤其是为女拳们所津津乐道的那些词句,实在是无法忍受。
三天前,睡前,读到最后一章的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,突然倍觉寒夜凄凉,纵然裹紧了被子,还是不胜这入骨的湿冷。乃至于夜不能寐,悲从中来。
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。演戏的是疯子,看戏的是傻子。读书的人,为诗词感怀的时候,大概率,是把自己置身到文字的意境里了。

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 李清照
(原文)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,晓来风急。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满地黄花堆积。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守著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。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,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。
(我的译文)怅然若失,茫然四顾,站在原地,却不知要找寻什么。眼前的冷清凄惨,让人不觉想要垂泪。深秋时节,忽寒忽暖的天气,我这羸弱的身体,如何消受得了。即便是喝了三两杯淡酒,也抵抗不住这突袭而来的冷风。正伤心之时,抬头看到大雁飞过。这南去的大雁啊,也是我曾经相识的知己。
枯萎的菊花,散落的花瓣堆积在地上,憔悴凋败,现在这个时候,还有谁会来赏花采摘呢?我一个人,独守在窗边,如何熬到天黑?冰凉的秋雨,细细地打在梧桐叶上,已经是黄昏时分了,依然点点滴滴,不停不息。一个愁字,又怎能形容我当下这惨淡的光景呢?

这首词,这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,也是她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。李清照被称为“一代词宗”,而这首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,自古以来,为多数词评人称作是李清照最好的一首词。
李清照出身名门,她的父亲李格非,是苏东坡的弟子。她的外公,是宋神宗时代的宰相王珪。她的公公赵挺之,也曾当过副宰相。大奸臣秦桧的老婆王氏,是她的表妹,她亲舅舅的女儿。而她的丈夫赵明诚,是有宋一朝最知名的金石学家,文物收藏家,鉴赏家。
然而,随着北宋的灭亡,李清照和丈夫带着一生的收藏南渡逃命。先是赵明诚猝然离世,把无儿无女的李清照,孤零零地扔在这个乱世里。紧跟着,夫妇俩的文物藏品,历经两次劫难之后,大都不知去向了。

三年后,李清照49岁的时候,改嫁给比自己小19岁的张汝舟。两人婚后一个月,李清照发现所托非人,毅然决然地以诉讼的方式,为自己解除了婚姻的牢笼。李清照也是中国古代史上,第一个通过打官司的方式,赢得离婚自由的女人。为此,她甚至不惧两年的牢狱之苦。虽然,实际上,她只坐了九天的牢。此等刚烈,不让须眉。
离婚后的李清照,就此孤苦终老一生。晚年的她,依附自己的弟弟一家生活。虽然那个时候,她手头的藏品,价值千金的还有很多。但是,一生无儿无女的李清照,晚年的悲惨际遇,是不可避免的。

李清照一生没有生育,她的表妹,秦桧的老婆王氏,一生也没有生育。赵明诚的妾室们,也都没有生育。这两口子的不孕不育,毛病出在哪里,还真说不清楚。
就写到这吧,不知道该如何收尾了。饭凉了,吃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