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间失格》是一日本作家写的小说,顾名思义,就是在人间失去做人的资格。这本书是我的一位来访者推荐的,他让我一定要读一读。
在此之前,我从未听说过这本书。尤其不喜歪果仁写的文字,尤其还是来自东瀛的倭人写的,当然视频除外。除了狭隘的民族情结外,我总是记不住歪果仁的名字,包括西方社会作家写的小说,久而久之就只读我们中国人写的书。在学习心理学的时候,也更喜欢读国内大咖的书,能把他们的搞明白,我认为就很了不起了。
跑题了,言归正传。
这位来访者是一名高中生,因为经常断断续续请假,不能好好上学,父母就带他到处寻医问诊,辗转来到我这。看到他的时候,给人感觉就是颓废,没有生机。潦草的头发,简单未经打扮的衣服,疲惫的面容,低着头,不愿意与人对视,一切都在说明他过的并不好,很不开心。
高中生是跟父母起来的,进门以后,一句话也不说,都是父亲在说个不停,妈妈只是陪着,几乎不说话。简单了解以后,在征求家长意见后我提出单独跟他聊聊。因为他不怎么说话,为了破冰,先画了一幅房树人。
如果是没有学过房树人解析人去看,这幅画没有任何美感,满眼都是铅笔涂黑的线条,分不清哪里是树,哪里是房子,哪里是人。很典型抑郁状态的表现,而且是很严重的那种。
我觉着应该跟他好好聊聊。好在他还愿意跟我交流。
他说,学习很累,他早就想放弃了,但是家长不同意。白天在学校上课的时候,大部分时间都是趴着睡觉,感觉很疲惫。且有时还会在教室发出搞怪的声音,引得同学哄堂大笑,自己一点也不尴尬,相反一起跟着哈哈大笑。事后,又感觉很空虚,无助,唯一的价值就是成为同学眼里的笑料引起别人注意。也因此,他通常等不到周末放学回家的时间,就会被叫家长领回去。
高中生说,他就像是《人间失格》里的主人公,自己的境遇跟小说里的人几乎一模一样,并且一个劲的向我推介,让我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。我答应了他,网购了这本书,打算等下次咨询的时候可以交流一下,但是他没有再次出现在我的工作室。
孩子心理出现异常的表现,根上都是家庭关系出现了问题,可以说是没有例外。高中生也不例外。
我决定跟他的父母聊聊。高中生的父亲表现地很急燥,多次反复问我能不能“治好”他的孩子,这种强势的感觉让我很不爽。作为一名咨询师,即使孩子父亲已经保持最大的礼貌和克制,经过专业培训的我尚且感觉不舒服,那么屋内的高中生平时又该是多么无助和绝望。
面对孩子父亲咄咄逼人的询问,我实话实说,孩子的问题不是一次咨询可以解决的,一次咨询只有50分钟,能把问题找出来就很不容易了,更不用说能够马上恢复正常,我确实做不到。
家长在我这里等不来期待的答复,开始有些激动和暴躁起来。我建议他们多听听孩子的真实感受,如果不想继续做咨询,可以去专科医院精神科去做个全面检查,然后再确定适合的治疗方案。
最近网上有句话,说是当你发现一个孩子有问题,不要试图与他们的家长沟通,你会发现孩子是家里病得最轻的一个。
《人间失格》是半自传小说,主人公最后还是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。人间没有资格,潜台词就是想放弃自己的生命。希望这个高中生能够好好的活下去,不要做傻事。
本故事纯属虚构,不要当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