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扬 发表于 2025-4-13 08:21

心理故事会3:人间失格的男孩

<!----><style type="text/css">html{font-size:375%}</style><link href="https://pic.app.ytbbs.com/static/publish/css/style.css?v=20240712" rel="stylesheet" position="1" data-qf-origin="/static/publish/css/style.css?v=20240712"><!--    付费贴-->    <div class="preview_article ">            <!---->    <p>《人间失格》是一日本作家写的小说,顾名思义,就是在人间失去做人的资格。这本书是我的一位来访者推荐的,他让我一定要读一读。</p><p class="">在此之前,我从未听说过这本书。尤其不喜歪果仁写的文字,尤其还是来自东瀛的倭人写的,当然视频除外。除了狭隘的民族情结外,我总是记不住歪果仁的名字,包括西方社会作家写的小说,久而久之就只读我们中国人写的书。在学习心理学的时候,也更喜欢读国内大咖的书,能把他们的搞明白,我认为就很了不起了。</p><p class="">跑题了,言归正传。</p><p class="">这位来访者是一名高中生,因为经常断断续续请假,不能好好上学,父母就带他到处寻医问诊,辗转来到我这。看到他的时候,给人感觉就是颓废,没有生机。潦草的头发,简单未经打扮的衣服,疲惫的面容,低着头,不愿意与人对视,一切都在说明他过的并不好,很不开心。</p><p class="">高中生是跟父母起来的,进门以后,一句话也不说,都是父亲在说个不停,妈妈只是陪着,几乎不说话。简单了解以后,在征求家长意见后我提出单独跟他聊聊。因为他不怎么说话,为了破冰,先画了一幅房树人。</p><p class="">如果是没有学过房树人解析人去看,这幅画没有任何美感,满眼都是铅笔涂黑的线条,分不清哪里是树,哪里是房子,哪里是人。很典型抑郁状态的表现,而且是很严重的那种。</p><p class="">我觉着应该跟他好好聊聊。好在他还愿意跟我交流。</p><p class="">他说,学习很累,他早就想放弃了,但是家长不同意。白天在学校上课的时候,大部分时间都是趴着睡觉,感觉很疲惫。且有时还会在教室发出搞怪的声音,引得同学哄堂大笑,自己一点也不尴尬,相反一起跟着哈哈大笑。事后,又感觉很空虚,无助,唯一的价值就是成为同学眼里的笑料引起别人注意。也因此,他通常等不到周末放学回家的时间,就会被叫家长领回去。</p><p class="">高中生说,他就像是《人间失格》里的主人公,自己的境遇跟小说里的人几乎一模一样,并且一个劲的向我推介,让我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。我答应了他,网购了这本书,打算等下次咨询的时候可以交流一下,但是他没有再次出现在我的工作室。</p><p class="">孩子心理出现异常的表现,根上都是家庭关系出现了问题,可以说是没有例外。高中生也不例外。</p><p class="">我决定跟他的父母聊聊。高中生的父亲表现地很急燥,多次反复问我能不能&ldquo;治好&rdquo;他的孩子,这种强势的感觉让我很不爽。作为一名咨询师,即使孩子父亲已经保持最大的礼貌和克制,经过专业培训的我尚且感觉不舒服,那么屋内的高中生平时又该是多么无助和绝望。</p><p class="">面对孩子父亲咄咄逼人的询问,我实话实说,孩子的问题不是一次咨询可以解决的,一次咨询只有50分钟,能把问题找出来就很不容易了,更不用说能够马上恢复正常,我确实做不到。</p><p class="">家长在我这里等不来期待的答复,开始有些激动和暴躁起来。我建议他们多听听孩子的真实感受,如果不想继续做咨询,可以去专科医院精神科去做个全面检查,然后再确定适合的治疗方案。</p><p class="">最近网上有句话,说是当你发现一个孩子有问题,不要试图与他们的家长沟通,你会发现孩子是家里病得最轻的一个。</p><p class="">《人间失格》是半自传小说,主人公最后还是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。人间没有资格,潜台词就是想放弃自己的生命。希望这个高中生能够好好的活下去,不要做傻事。</p><p class="">本故事纯属虚构,不要当真。</p><p class="empty_paragraph">&nbsp;</p><p class="empty_paragraph">&nbsp;</p><p class="">&nbsp;</p>    <!----></div>            

好吃的不是拉面 发表于 2025-4-13 08:29

好!!!!!!!!!!!!

不吃斋不念佛 发表于 2025-4-13 08:51

这男孩没有可以沟通的渠道,都憋在心里了,可不是遭罪嘛,她妈妈估计也没法发声,因为爸爸太强势了。

风扬 发表于 2025-4-13 08:59

不吃斋不念佛 发表于 2025-4-13 08:51
这男孩没有可以沟通的渠道,都憋在心里了,可不是遭罪嘛,她妈妈估计也没法发声,因为爸爸太强势了。

你说的很准确,平时跟孩子只关注学习,忽视了情感的交流,孩子心里有情绪表达不出来,跟父母缺少有效的情感互动。即使孩子表现这样,家长关心的也只是能不能马上正常去上课,而不是开不开心。

sd370684 发表于 2025-4-13 09:39

社会的快速发展,需要大量专业性人才,而这种选拔是残酷的。
快的让一部分人忘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忘了急事缓办缓事急办的道理,一味地急。

大白鲨107 发表于 2025-4-13 12:18

跟我上学的时候比,为什么现在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要多很多,单纯是家庭氛围或者是缺乏亲子交流的原因吗?

┊丄締┊嘙 发表于 2025-4-13 12:36

太可怜了,很多人说,孩子出问题的家庭,家长一定多多少少是有问题的

烟台or 发表于 2025-4-13 12:46

老师啊,我让儿子也画个人树房,能给分析出他是什么性格不

风扬 发表于 2025-4-13 13:26

烟台or 发表于 2025-4-13 12:46
老师啊,我让儿子也画个人树房,能给分析出他是什么性格不

可以试试

风扬 发表于 2025-4-13 13:57

┊丄締┊嘙 发表于 2025-4-13 12:36
太可怜了,很多人说,孩子出问题的家庭,家长一定多多少少是有问题的

家庭关系是导致孩子出问题的主要因素

有水无为 发表于 2025-4-13 14:01

太宰治的小说,总觉得有些病态


风扬 发表于 2025-4-13 14:01

大白鲨107 发表于 2025-4-13 12:18
跟我上学的时候比,为什么现在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要多很多,单纯是家庭氛围或者是缺乏亲子交流的原因吗?

外因很多,与以前相比无非是岗位少了,比如以前研究生只需要面试就可以获得一个编制,现在也需要笔试。人对生存的焦虑会不自觉随大流去卷孩子,卷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结果和行为,而忽视了情感。现在物质条件普遍好了,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,努力的意义不是那么迫切,更关注自己精神层面的需求,比如被尊重和被看见的需要。家长与孩子的需求不一致,也就导致了矛盾的发生。

风扬 发表于 2025-4-13 14:03

有水无为 发表于 2025-4-13 14:01
太宰治的小说,总觉得有些病态

以病人的角度,描写自己的精神世界,最后还是以自杀收尾自己的人生。

有水无为 发表于 2025-4-13 14:08

风扬 发表于 2025-4-13 14:03
以病人的角度,描写自己的精神世界,最后还是以自杀收尾自己的人生。

说实话,这本书,第一遍看的时候,我一头雾水。看第二遍的时候,才看懂了,果断决定不看第三遍了。

风扬 发表于 2025-4-13 14:15

有水无为 发表于 2025-4-13 14:08
说实话,这本书,第一遍看的时候,我一头雾水。看第二遍的时候,才看懂了,果断决定不看第三遍了。

心理异常的人在这本书里容易共情,找到自己的影子。对于正常人来说,反而感觉很压抑,空洞。

烟台or 发表于 2025-4-13 15:26

风扬 发表于 2025-4-13 13:26
可以试试

老师,请看

风扬 发表于 2025-4-13 15:46

烟台or 发表于 2025-4-13 15:26
老师,请看

你儿子画的?事认真的吗?

烟台or 发表于 2025-4-13 16:53

风扬 发表于 2025-4-13 15:46
你儿子画的?事认真的吗?

咋啦,老师你可别吓我呀

风扬 发表于 2025-4-13 17:00

烟台or 发表于 2025-4-13 16:53
咋啦,老师你可别吓我呀

图片拍的不完整,我就简单说说,权当娱乐一下,别太认真。
1.孩子属于比较听话的人,表面叛逆,骨子里还是挺乖的,做事知道底线在哪,不会太逾矩。
2.不爱表达,惜字如金。日常生活中遇到不熟悉的人,大概率不会主动表达,去社交,看上去话比较少。
3.安全感不足,有时候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。平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,就是与人相处的时候,总有词不达意,意犹未尽的感觉,总觉着自己表达的不够清晰,感觉别人不能真正理解自己。

烟台or 发表于 2025-4-13 17:21

风扬 发表于 2025-4-13 17:00
图片拍的不完整,我就简单说说,权当娱乐一下,别太认真。
1.孩子属于比较听话的人,表面叛逆,骨子里还 ...

老师,给您一百个赞。一二条非常准确,骨子里很乖 有底线不逾矩。第三条我不太确定他内心真实想法。牛
页: [1] 2
查看完整版本: 心理故事会3:人间失格的男孩